開新分頁

2014年12月3日 星期三

The future of China based on JPMorgan’s study

值得一看的文章! 我加了一些圖片讓大家更易閱讀 ^_^

資料來源: 作者: Robert Guy (本文譯自《巴倫週刊》)本文著作權屬原著者及其所屬機構

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 Co. ,JPM)中國經濟學家在最新發佈的一項報告中探究了中國十大經濟問題,或將成為2015年中國經濟觀察人士重點思考的問題。

然而對多數投資者和交易員來說,關鍵問題在於中國政府是否會下調2015年經濟增速目標,以及下調至何種水平?
相關報道


這也是摩根大通首先思考的問題。摩根大通認為,北京將把2015年經濟增速目標從2014年的7.5%下調至7%,不過他們認為中國政府有30%的可能把目標設定為7%-7.5%這一區間。該公司認為,政府或許願意下調增長目標,但不大可能聽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建議,將2015年目標降到6.5%7%之間。

基於服務業較為穩定的增長勢頭,以及中國經常項目盈餘的樂觀前景,摩根大通預測中國經濟在2015年增長7.2%。然而,該公司也觀察到,樓市低迷以及製造業產能過剩正在持續給經濟造成拖累。 



這篇報告長達26頁,為了幫助讀者節省時間,以下是報告中另外九大問題的要點。



中國經濟再平衡是否會繼續?答案是肯定的。

儘管我們預計,樓市回調以及幾個行業的產能過剩將繼續在2015年令製造業承壓,但服務業或將繼續以相對穩定的步伐擴張。因此我們預計經濟結構調整將持續穩步地進行。

房地產市場調整還會繼續嗎?有哪些影響?長話短說:房地產仍然是一個存在問題的領域。

摩根大通預計樓市調整將持續到2015年,短期內仍然存在供應過剩問題。房價可能進一步下跌,但應該在明年下半年企穩。從全國範圍看,摩根大通預計房價下跌區間將在5%10%,其中二三線城市普遍面臨更大的價格跌幅。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房價只是適度下跌,以房價收入比衡量的住房支付能力應該會顯著提高,因為中國家庭收入增長強勁,在經濟再平衡的背景下預計仍將如此。



 中國的金融風險是否依然可控?雖然摩根大通承認金融系統的風險上升,但該行認為未來幾年出現全面危機的可能性不大。

金融系統風險雖然上升,但不太可能在未來幾年演變成全面危機。首先,盡管按歷史和國際標準衡量,企業債務佔比很高,但家庭債務規模不大,只佔國內生產總值(GDP)25%。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在內但不含國企債務的政府債務占GDP的比重雖然達59%,但仍然可控。其次,盡管經濟增長放緩,但摩根大通對今明兩年經濟增速給出的高於7%的預期到目前為止是主要經濟體中最高的。再次,中國的債務主要是內債(外債占GDP比重僅略高於10%),國內儲蓄率則高於50%,位居世界首位。第四,盡管如前所述債務快速增加,但資產總量也在迅速攀升,因此除地產和礦業等行業外槓桿率維持穩定。對於政府來說,持有國有資產以及四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是抵禦任何潛在危機的強大緩衝。最后,由於中國對國際資本流動相對封閉,因此出現資本外逃引發危機的概率很低。


中國會面臨財政懸崖嗎?在這個問題上,摩根大通認為,(主要針對地方政府債務的)一系列財政改革措施應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一些較為緊迫的擔憂。

新規應當有助於控制地方政府債務問題。近期融資渠道由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向市政債券轉變,應當能夠緩解融資與地方政府項目期限不匹配的問題,降低利率負擔,從而有助於降低違約風險。長期來看,這應當能夠強化對地方政府借款的市場約束,因為市政債券往往有比影子銀行系統融資更嚴格的要求(例如外部評級要求、財政報表披露和政府支出監督)。

中國央行的操作框架是否到了一個十字路口?也就是說:中國央行是否已轉變貨幣政策操作方式?考慮到最近的降息和多項新的流動性工具的使用,提出這個問題似乎頗為合理。

改變貨幣政策操作框架的主要原因是出於對傳統貨幣寬鬆政策扭曲的擔憂。央行通過降息或加快信貸投放來放鬆貨幣政策時,信貸市場對不同借款人會有差別對待,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它們享有隱形的債務擔保)以及對利率不敏感的借款人(願意接受較高的利率)會對其他其他行業的借款人產生擠出效應。新的運作框架是應對上述擔憂的短期折中解決方案。目標方案是通過向特定領域(包括中小企業、經濟適用房和農村地區)提供流動性來增進信貸市場的公平性。但新策略自身從一開始就有不足。由於中國央行在引導行業信貸方面可能缺乏專長,這種方式可能會引發新的扭曲。另外,新框架下貨幣政策操作的透明度有限,會引發不必要的市場不確定性。

那麼這對於2015年的貨幣政策意味著什麼?摩根大通認為,近期的降息決定顯示央行正在向力度更大的寬鬆政策轉變。預計2015年至少還會降息一次,此外央行還會採取降存準率等其他措施。

全球油價大跌對中國的影響是什麼?並無意外,摩根大通認為能源價格的下跌將推動中國2015年的通貨膨脹率降至1.5%左右。不過該機構強調了由油價下跌引發的良性價格下跌(以生產者價格指數(PPI)衡量)與由中國許多行業產能過剩所引發的惡性價格下跌。

考慮到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淨進口國之一,由外生性的、供應面因素引發的全球油價下跌帶動的PPI下跌將提振企業利潤及居民家庭實際收入,進而支持經濟增長。

中國的經常項目盈餘是否會再次擴大?這會對人民幣匯率產生什麼影響?簡單的說,低油價意味著中國的經常項目盈餘將擴大,進而加劇人民幣的升值壓力。但摩根大通預計2015年人民幣不會繼續升值。

摩根大通預計,到2015年底,美元/人民幣將達到6.15元,與其對2014年末6.15元的預期水平持平。但該機構預計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幅度將加大:2015年上半年,由於國內經濟表現低迷,且圍繞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的預期提振美元走強,美元/人民幣可能重返6.20元上方。

中國經濟的結構性調整將給全球其他地區產生哪些潛在影響?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結構性調整當然會產生全球性影響。雖然摩根大通認為全球大宗商品的超級週期已經結束,但中國對大宗商品的需求不會出現大幅下降。

經濟結構調整並不意味著中國將放棄投資。2013年,投資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47.8%,摩根大通認為這一高比例是難以持續的。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目標是,到2020年,將投資佔比降低到一個更合理的水平,例如35%-40%。這意味著中國將放緩投資步伐,未來的投資增速將低於GDP增速,但應該不會驟降。




最後,中國結構性改革下一步行動有哪些?預計中國政府將主要推進財政和行政改革,以及國有企業改革、土地政策以及戶籍制改革。

當前階段,摩根大通認為,中國政府將繼續循序漸進地推進各方面的改革。因此,我們看到幾乎所有領域的改革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卻難以找到突破性的成就。漸進的改革措施應有助於解決改革實施過程中可能引發的財政穩定性方面的擔憂。考慮到近年來中國財政失衡問題的快速積累,摩根大通認為這是中國政府近幾年需優先考慮的一個問題。

Robert Guy
 (本文譯自《巴倫週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